篮协倡议书背后的深意:为季后赛引入外籍裁判铺路

  • Published2025-07-30 05:16:49

中国篮球协会运动员委员会最近发布了一份倡议书,呼吁CBA联赛的所有参与者要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尊重现场裁判的判罚,礼貌对待观众以及对手。那么,为什么篮协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提出这样的倡议呢?

本赛季截至目前,不少球员因不当行为受到制裁,例如齐麟、赵睿和吉伦沃特因言语或肢体暴力被罚停赛,迪亚洛因为挑衅观众而受到罚款,齐麟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不当言论同样被罚。此外,威尔斯因破坏官方制作物被罚款,齐麟与古德温的肢体冲突也导致禁赛,而杜润旺与吴羽佳的冲突更是让新疆男篮和广东男篮成为了违背体育精神的重灾区。

随着常规赛只剩下7轮,国内裁判的种种问题日益凸显,包括人情哨、控制能力不足以及判罚失误等。季后赛的来临,让引入外籍裁判的讨论愈发迫切。如果球员和教练持续对裁判表现出不尊重,引进外籍裁判势必将成为一个让全世界嘲笑的笑话。因此,篮协选择在此时发布倡议书,以避免不必要的丑闻曝光。

自2004年开始,CBA联赛就在季后赛中引入外籍裁判,结合国际篮联和中国篮协的关系,由外籍裁判担任主裁和第二副裁判,而本土裁判则作为第一副裁判。2012年,国际篮联改革后提出就近委派原则,使得CBA再无引入外籍裁判的机会。

引入外籍裁判对中国篮球的发展颇具积极意义。首先,本土裁判往往受到“人情世故”的影响,而外籍裁判由于不认识任何一位球员,如杜锋或杨鸣,必然能更公正地执法;其次,他们会严格依据国际篮联的规则进行判罚,这对国家队球员尤为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提前适应国际裁判的尺度,避免未来在国际赛事中遭遇不适应的情况。

最后,中国篮协在亚篮联寻求合作的过程保持了高度秘密,上赛季引进的两名韩国籍裁判便是个例,这种保密工作有效防止了个别球队借机“请裁判喝茶”的情况出现。因此,这份倡议书不仅是对现象的警示,也是为CBA未来的裁判制度改革奠定基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