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对决,中华大饭店:中二气息满满的美食节目

  • Published2025-08-12 23:10:37

简单介绍一下四位大厨。(名字翻译不一样,我是以字幕组的翻译为准。)

这四位都是在韩国比较出名的中餐大厨,很多都是在韩国经营了很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的大厨!

刘方宁大厨是我在整个节目中最为喜欢的大厨了,也是节目中年纪最大、厨龄最长的厨师。

刘方宁大厨是家族式传承,两位弟子,一位是他的弟弟,一位是他的儿子。

叔侄俩在节目中也是配合默契,叔叔也很照顾侄子,基本都是在让侄子出风头。节目录得久了之后,大家也都放得开了。在某一期里,弟弟问哥哥,如果他儿子没做好,是不是考虑换继承人,由他来继承刘家。

看到这段,真的笑死我了。

余庆来大厨根据节目介绍,刀工一流。韩国中餐协会会长,曾经在CCTV2频道节目《满汉全席》中担任评委。

第一期节目介绍里,余庆来师傅展示了传统中餐的各种基本刀工。比如《舌尖》钟爱的蓑衣黄瓜,文思豆腐,扣三丝。余庆来大厨在中国也是有一定的厨界地位的。

他的俩位弟子,也是很有实力。打破了很多人对中餐都是男性厨师的认知。余庆来大厨的女弟子真的很漂亮,有点像韩佳人。

陈生龙大厨整个人看起来就很稳重。强项是摆盘。包括弟子的强项也是摆盘摆的很漂亮。男弟子在第一期因为摆盘认真的样子,被称为“美院哥哥”。

两位男弟子也是槽点满满,笑料百出的感觉啊!

最后介绍的是李连福大厨。

从节目一开始,李连福大厨和他的弟子们,就让我感觉真的很适合综艺节目,很放得开。整个节目配合度最高,最会接梗的就是李连福师傅和他的弟子们了。

果然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有什么样的弟子。

只是在得知,李连福师傅的中餐是在日本学习的时候,就感觉……Emmmmmmm

而且,李连福师傅因为疾病,没有了嗅觉。

一个中国裔韩国厨师在日本学习中餐……

不过李连福师傅的专业技能也是不容置疑的,只是可能做得不是我们所熟知的中餐,而是经过了双方的改良,适合韩国人口味的中餐。(我这个提示应该很明显了。)

而且,李连福师傅也出席过很多相关的美食节目。印象中就有一档和姜虎东一起的美食节目。

看得出,李连福大厨是真心的想要发扬中华美食。他的女弟子也是在中国进行了很刻苦的学习,并且取得了很多的中国的厨师相关证书。

这四位大厨,每一位的厨龄都在四十年以上。

每一位的能力都毋庸置疑。在发扬中餐的道路上,四位大厨也是努力了很多年。

节目也是很费心思的在介绍中餐,许多中国料理特有的手法也会打出详尽的解释。

比如中餐中比较常用的手法“滑”“红烧”“爆炒”“焖”……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但是他们到底是指怎样的手法,可能大部分人就不太清楚了。我也是看了这个节目才知道的。

大家在各种自媒体上看的最多的就是这个节目中,大火炒起来,“火锅”的时候,现场的节目主持人和观众阵阵惊叹的声音。

每次都会尖叫!

每次都会尖叫!

每次都会尖叫!

以及主持人们吃到大厨做的食物,有些夸张的表情。虽然看起来有些夸张,但是也侧面说明了,大厨做的真的好吃。这个节目是真的在介绍中华美食。

不顾形象,各种表情,大口吃饭。

(原谅我的截图水平,我尽力了。)

节目对于整个菜品的拍摄看得出的用心,各种机位不同角度的来展示菜品。

没有辜负大厨的一番心意。

就是感觉有些修的过度了,饱和度太高,有些失真了。

但是卖相还是很赞的,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色香味俱全,又要兼顾摆盘,大厨们辛苦了。

节目组的字幕做的也是……中二满满。

要么就是少女心泛滥。

不过这是韩国综艺的一大特点,没怎么看过韩国综艺的,可能觉得有点尴尬。

多看看就好了,就习惯了。

很多人一直在争论,这几位厨师到底能不能代表中餐。觉得他们做的很多都不地道,不正宗。

整个节目中,菜品最为正宗的就是刘方宁大厨了。他们三位交流的时候,也会说中文。

但是,不同的文化输出的时候,肯定会有进行一些改良。以适应当地文化,有利于文化的更好的输出。

包括我们的本土菜系,也会在去到另一个城市的时候,进行改良。

四川重庆的火锅出了四川重庆,都没有那么的辣了。

再看一些欧美国家的关于中国饮食的介绍时,请的那些个大厨,我感觉还没我家楼下摆小摊的大叔做的好吃。

各种硬伤,各种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有种看《舌尖3》的感觉。

至少,日韩的一些类似的节目,还原的还是不错的。

至少,大家都知道这是中餐。

至少,有些节目还是带着正常的心态在做节目的。

正确的对待别人对我们文化的理解,就如同我们在接受不同文化一般。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详见水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